传统文化

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 >传统文化

我读孔子

浏览次数:6752      日期:2015-08-24

我读孔子

易中天

历史上孔夫子被尊称为“大成至圣先师”,也可以称他为“头号教书匠”或者是“中国第一老师”,因为正是孔子开创了中国的有系统的有影响的教育事业。

 

一、周公思想对孔子的影响

有人曾问过孔子的学生子贡,孔子有老师吗?子贡的回答是“何常师之有”,不需要一位固定的老师。其实孔子有一位遥远的老师,那就是周公。周公所创制度的精髓:以人为本,以德治国,以礼维持秩序,以乐保证和谐。

1.以人为本

周公创造新制度的背景与武王伐纣的胜利有关,这一场革命战争进行的速度非常之快,根据史书的记载短短两个月,周武王拿下了殷都,殷商政权就垮台了,但是胜利了的周人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,而是表现出一种冷静的理智的态度和一种忧患的精神。

殷商王朝迅速垮台的原因,就是太不把人当人了。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:一条叫做人殉,把人像狗、像马一样地杀了去殉葬;第二条叫做人牲,就是用活人做牺牲品祭祀神灵和祖先。

 

2.以德治国

以人为本是为了保证政权不像殷商政权那样迅速垮台,以德治国是为了解释自己政权的合法性。周公认为天下是天的,天拥有天下的产权和治权,但是天它不能够来管理天下,天就要选人来管理天下,这个人就是天子。选择天子的标准就是要有道德,而周政权能够建立是因为我们以道德得天下。

 

3. 以礼维持秩序

以德治国是一个总的方针,而治国还需要具体的方法,首先是礼,也是就等级制度。比如按照当时周礼的规定一个人的父亲去世了要服斩衰,在服丧的期间内不能吃细粮、不能吃鱼肉、不能喝酒、不能听音乐,为期二十五个月,称之为“三年之丧”。

 

4.以乐保证和谐

由于人人平等的观念,礼会带来一些不快乐,所以周公提出用乐来进行弥补,用乐来保证和谐。这样一个制度就叫礼乐制度。

 

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礼坏乐崩了,周公创立的新制度和新文化崩溃了。孔夫子也曾就季孙氏的做法发出了“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,孰不可忍也!”的感慨,他认为礼会坏,乐会崩,归根结底是大家没有了仁爱之心。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大家都要有一颗爱心,这是孔子为所有的道德找到的一个基本点。

 

二、仁爱范畴

1.“亲亲之爱”

第一个亲是动词,亲爱的意思;第二个亲是名词,亲人的意思。“亲亲之爱”就是爱自己的亲人,而且首先是自己的父母,叫双亲。

亲亲之爱可以分为纵向的和横向的两种:

l  纵向的就叫做“孝”

孝首先是爱父母双亲,叫做孝顺,还要爱祖父母、曾祖父母、高祖父母。做子女的爱父母叫做“孝”,做父母的爱子女叫做“慈”。

l  横向的叫做“悌”

包括要爱兄弟姐妹、堂兄弟姐妹、表兄弟姐妹、族兄弟姐妹、乡亲们、同学、同事、战友 、少数民族和外国人等。

但是孔子的这个思想遭到了墨子的反对,他觉得这个爱太自私了,并提出来另一种爱叫做“兼爱”。所谓兼爱就是平等的爱,完全一样的爱,爱所有人都一样。墨子的学生对孟子说的“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”,提出了质疑。孟子认为男人和女人,除了是你媳妇,或者是你妈,其他的女人手是不能接触的,这是礼的规定。假如嫂子掉水里去了,孟子认为还是要拉的,但这种爱跟爱媳妇是不一样的。所以孟子只会说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他绝对不会说“妻吾妻以及人之妻 ”呀,孟子认为这仍然是仁爱。

 

2.“恻隐之心”

恻隐之心就是孟子说的不忍之心,不过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,难免要做一些不忍之事。比如我们不可能不屠宰食用动物,医学院也不可能不拿动物来做实验。孟子的意思是你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我们人类就可以这么做,当不得以的时候不要虐待它们,应该用最能够减轻对方疼痛、痛苦的方式来做,这就是恻隐之心。

 

3.“忠恕之道”

“忠”是指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,是积极地推行仁。

“恕”是指“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”,是消极地推行仁。消极并不是贬义词,只是消极地推行仁,是人们容易做到的。

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荀子》、 《韩非子》,这些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留给我们的思想文化遗产,在今天仍然发生着作用。我们应该崇敬他们、热爱他们、阅读他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