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 >发展 >健康平安新闻

在回归生活中发现形式与美感

浏览次数:1675      日期:2013-05-06

在回归生活中发现形式与美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周鹤龄水墨人物画读后

徐恩存

 http://www.jkpa.net

      艺术家们在探讨艺术规律与艺术本质时,最终发现艺术的形式与美感,只能在人类的生活中去发现、提炼与获得。艺术史表明,艺术起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与认知,越是对生活感受深刻,艺术作品才能不同凡响和独具魅力。

 

      在多元格局的当代中国画坛,回归生活的绘画创作仍然为人们所喜爱,而且越是朴素、单纯,越是平实、自然,其形式、美感就越发动人,反倒是一些矫情、造作的作品,常给人以空洞、乏味之感,另人敬而远之。

 

      我看周鹤龄的水墨人物画,颇有感慨,因此有了上述的议论,而这些议论又带有某种现实意味,因为我们久违了艺术的朴素、单纯、平实与自然。周鹤龄的作品,唤起的这种感觉,无疑具有某种本质的意义。

 

      作品表明,周鹤龄始终把自己的艺术定位在贴近生活、认知生活,并在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中撷取灵感和激情,而且,面对常看常新的生活,他的视野已不在停留于生活的表层,力求透过现象去揭示生活的本质之美——即平实、单纯之美。

 

      在周鹤龄笔下,作品主题、人物形象、生活场景、气息氛围、形式美感等等,都取自他身边的凡人小事,重要的是,画家以自己的敏锐感受力和观察力,在凡人小事、普通生活中捕捉到了现实生活的诗意形式和美感。

 

      始终把目光聚焦在凡人小事与日常生活的诗意中,周鹤龄的绘画从田园牧歌式的抒情走向了一种对现实人生的关注,表现手法也从工笔刻画的严谨性转换为水墨写意表现;引人注意的是,画家的作品舍去了生活诗意的表象,而切入了日常生活的本质,直指现实生活的境遇,以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为题旨,力求在作品中建立一种“民间情境”与日常生活美学风格。

 

      在这个过程中,画家的作品重在体现普通人及日常生活的人性氛围和气息,他们乐观、坚强、欢快、勤勉的劳动在自己的岗位上,譬如画家的摆小摊的中年妇女、严寒中卖煮玉米的中年男子,以及卖烤地瓜、卖糖葫芦、卖羊肉串儿等等的城市老百姓形象,都体现出一种认真而踏实的生活态度和一种不畏困难的生命追求。

 

      当这一切都转换为笔墨形式与笔墨结构时,人物、情境、主题、情节等都被艺术化了。周鹤龄以书写的笔法去勾勒人物与道具,摆脱了写实造型的逼真刻划,而代之以意象化的方式,以写意为主,去营造一种感觉和气氛,点到为止,却并不抽象,然而却又删繁就简,突出主体,使画面中人物形象鲜明、个性突出,展示了生命的丰富多采和人性的善良之美。

 

      用笔的书写性,拓展了画面的形式意味,人物与环境、道具的表现,因用笔的不同、差异,而体现出不同的韵致;周鹤龄主要以中锋用笔为主,视对象的性格、身份、情绪给以笔墨变化——或在中锋用笔中转为侧锋,或在以中锋为主的运笔中强调提、按、转、折,或在线的运用中辅以皴擦,加强质感与厚重感的表现,尽管如此,周鹤龄的用笔仍然体现出一种圆润、坚实与厚重的感觉,且不乏力透纸背的笔感;线的起笔、运笔、止笔随结构运动而变化,在线面结合中营造体积与质感,使画面主体显得饱满充实。

 

      重要的是,周鹤龄的作品,不套用别人的形式和语言,亦不模仿哪家哪派,而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,凭自己的理解与认知,去发挥笔墨的功能,他的一笔一墨、一点一线,都浸满情感,都体现出他的艺术观和对生活的理解,作为一个当代画家,这是难能可贵的。

 

      对于当代画家而言,现实人生与日常生活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艺术母题,它蕴涵着无比丰富的人生内容和美学命题;艺术家不应回避对现实生活的表现,应该在面对现实中撷取创造的灵感与勇气,去书写现实生活中另人感奋的画卷;只有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,才能触摸到现实生活的本质与灵魂,才能从中发现并捕捉其闪光之处,才能深入了解寻常百姓的不寻常之处。

 

      画家周鹤龄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出自己的独到之处,在直面现实生活中完善并成熟着自己作品的形式、语言,从而鲜明的体现出自己的艺术态度和艺术风范。

 

      伟大的现实生活,必定孕育伟大的艺术和艺术家。有理想、有抱负的艺术家应该成为现实生活的一员,去感受时代的律动,去寻找令人感动、令人鼓舞的创作灵感和素材,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。

 

      周鹤龄正是为此而努力的一位优秀画家。